請仔細端詳,在路燈、告示牌、大花盆裡,有一個相同的圖騰,那是什麼?那就
是蟋蟀。因為本鎮是培育蟋蟀的地方之一,在這裡有一群默默且熱心的培育蟋
蟀的人員,不眠不休的守護著這份工作。
開車的朋友,請您走南二高下新化交流道,依著路旁招牌的指示,就可到達新化國
家植物園,此園是屬於中興大學供森林系觀察實驗用的,經過整理後外包就收起門
票來了。園內林木參天、林象良好,腹地蠻大的,小路蜿蜒坡度又不陡,適合全家
老少來此散步慢走,呼吸芬多精,鍛鍊體魄,累了就到活動中心用餐、喝喝飲料,
過著好愜意的一天多充實。
〈大目降是新化的舊名〉
因緣際會之下,我也來到了新化國家植物園,在活動中心喝咖啡、小憩一下,恰巧
碰到某一團體正在觀賞蟋蟀並且聽蟋蟀達人講解,於是我也加入了「鬥蟋蟀」這玩
意兒的行列。
蟋蟀達人Ango講解蟋蟀的特性、生長史……,對蟋蟀知之甚詳,玩蟋蟀於股掌之間。
看吧!前腳的關節處,有一小小的白色斑點,那是蟋蟀的聽器。達人如是說
要如何分辨雌、雄蟋蟀呢?雄的蟋蟀翅膀處,有一個類似圓形的標記,雌的則無。
鬥蟋蟀的工作是由雄的負責,雌的專司傳宗接代-產卵,卵產完後,責任已了,就
壯烈犧牲了,好偉大的母愛!
工欲善其事;必先利其器。先前用竹筒作為鬥蟋蟀的戰場,現採用壓克力,
能夠四 面八方看得更清楚。
即將粉墨登場的兩隻蟋蟀,先養精蓄銳一番,等一下便可見真章,誰是A咖、誰
是B咖?
在小塑膠杯中等待,等一下要輪番上陣的要角。
各就各位 ,中間用閘門隔開,暫且王不見王。
用逗弄棒挑逗鬍鬚,激起蟋蟀的戰鬥意志。
遛蟀:左掌心打開向上,將蟋蟀置於其上,右手掌快速擦過左掌心,蟋蟀就筆直往
上拋,如此反覆多做幾次,蟋蟀就被拋得暈頭轉向,等一下格鬥起來就更加賣力有
神。手邊沒有逗弄棒的人適用此法。
鼓起翅膀,表示要準備接受挑戰了!
小閘門打開後,再挑逗對面那隻,鼓舞其前進。看!嘴巴都張開了,凶狠相露出來
了,好戲要上場了!
正式交鋒,看起來蠻斯文的,其實正在試探對方的虛實。
這一組的兩隻蟋蟀,勢均力敵、難分軒輊,牠們會喊暫停各自分開,休息一會兒再
格鬥,大戰幾回合後,還是勝負難分,達人就將牠們請下臺了,因為兩隻各不認輸
,打下去也不會有結果。在格鬥過程中,通常會受傷流血,一攤一攤的留在木板上
,血是什麼顏色?是透明的!達人事後還得替牠們擦藥,惜惜喔!
我也選了一組加入戰場,可惜一下場輸贏立判,不到兩三下,輸的回頭就跑,可以
說落荒而逃、兵敗如山倒;贏的那一方,振翅歡呼、不可一世、唯我獨尊。真所謂
「成者為王;敗者為寇。」是也!蟋蟀很有君子風度,贏的一方不會乘勝追擊、趕
盡殺絕,不會置對方於死地,這一點倒是令人佩服!
清朝小皇帝玩蛐蛐兒,現在的兒童已很少接觸到這玩意兒,體驗不出牠的樂趣。因為
文明這東西漸漸佔據到小朋友的童年回憶裡,鬥蟋蟀的玩意兒,會慢慢式微、被遺忘…。